公允价值计量与权益法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差异分析

admin 26 2024-12-31 编辑

会计处理上,公允价值计量下的长期股权投资(Fair Value Method)与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Equity Method)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差异:

1. 定义和适用情况:

   - 公允价值计量适用于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没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其公允价值进行会计处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通常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中)。

   - 权益法适用于投资方对被投资方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方需要按照被投资方的净资产变动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将这些变动计入到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中。

2. 确认和计量:

   - 公允价值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初始确认时,按照其公允价值计量,后续计量也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调整。

   - 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初始确认时,通常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续计量时,投资方需要根据被投资方的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等变动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3. 会计分录:

   - 公允价值计量下的长期股权投资,当公允价值变动时,投资方会做如下分录:

     ```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 公允价值变动

     ```

   - 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当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时,投资方需要根据其享有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分录如下:

     ```

     借:长期股权投资 - 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

   当被投资方发生其他综合收益变动时,投资方也需要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分录如下:

     ```

     借:长期股权投资 - 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

4. 报告和披露:

   - 公允价值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财务报表中通常作为流动或非流动金融资产列报,并需要披露其公允价值变动的相关信息。

   - 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通常作为长期资产列报,并需要披露其确认的金额、被投资方的净资产变动情况以及投资方享有的权益变动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差异是基于一般情况下的总结,具体会计处理还需要考虑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新要求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

公允价值计量与权益法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差异分析

上一篇: 增值税征税范围,‘销售’行为的具体内容
下一篇: 应收账款政策,制定要点与执行
相关文章
Baidu
map